混凝土养护质量直接由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决定。此外,混凝土材料微观结构也决定着其渗透性。早期养护得当,后期混凝土结构密实度高,总孔隙率低,毛细孔含量少。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,混凝土碳化深度不断加深,同时碳化使混凝土孔隙率降低,密实度提高。所以合理养护会明显提高混凝土早期性能,如抗压强度、抗渗性。
混凝土材料微观特性决定其养护需要充足的水份和适当的温度。充足的水份是指相对湿度在90%以上的湿度;适当的温度是指有利于早期强度增长和后期强度形成的养护温度。在混凝土材料养护过程中,温度、湿度、养护时间等是主要的控制参数,它们对混凝土强度增长、收缩开裂都有较大影响。根据养护过程中温度、湿度的不同,养护方式通常分为三种:标准养护、自然养护、保温保湿养护。众多的养护方法中,在工程现场应用最多的还是自然养护和喷水养护两种方式的组合。
沈阳绳锯切割介绍在环境湿度较高时,主要是毛细孔力作用导致水泥石的早期收缩。环境湿度越低,形成弯液面要求的毛细孔半径越小,此时环境湿度减小将会增大毛细孔压力,导致水泥石收缩增大。当环境湿度小于60%时,水泥石开始失去吸附在水化硅酸钙晶体表面上的水分;当环境湿度小于45%时,水泥石内部的水分会进一步流失,主要是水化硅酸钙晶体结构中的层间水减少,造成水泥石的收缩进一步增大。环境湿度越低,温度越高,水泥石内部托勃莫来石凝胶(C-S-H)的层间水失去越多,水泥石的收缩越大。水泥的水化作用引起了混凝土材料形态的改变,由粘塑性液态转变成可承受荷载的固态,为了保证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应提供充足的水分。